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***影响,教育部明确各地开展网上教学,以阻断病毒传播路径。随之而来的各类教育App、小程序、扫码在线登记工具也被广泛用于在线课堂场景,这些“线上”工具让网友开始担心个人隐私问题。
日前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一组举报数据,显示2020年1月以来,“App个人信息举报平台”共计接收到2000余条举报信息。其中,30余款网课等在线教育类App存在个人信息保护合格水平偏低,以及个人敏感信息处理规则不明确等现象。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,这30余款在线教育类APP平台*括:无限宝、课后网。调查发现,这类平台被曝出在直播中,老师可以强制打开学*摄像头、麦克风,学*及网友质疑此举侵犯隐私。
>>通报
30余款教育类APP存在问题
对于网课类App,为了课堂教学和课堂秩序需要,开启麦克风、摄像头、进行人脸比对等成为常见的现象,这就不可避免地让一些个人敏感信息成为收集使用的对象。
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核验发现:
30%左右的教育类App没有公开“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”的规则;
另有15%左右的App虽公开了隐私保护规则,但是属于格式文本,没有将其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、方式、范围等阐明。
75%的App首次启动时,申请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且并未同步告知收集目的,部分权限被设置为必须提供,不允许即闪退。甚至还有App首次启动时一次性申请授权所有可能用到的权限,否则无法使用App。
而50%的App使用后无法注销账号,一是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注销入口,二是提供了注销渠道,如联系客服注销,但是拨打电话始终显示正忙或没有回应,依旧无法实现注销。
对此,有网友表示,为了查看学*在干什么,防止学*“挂课”,部分教育类App会通过监测用户手机桌面,后台运行程序,强制锁屏、抓屏方式,让他们觉得隐私遭到侵犯;还有网友表示,一些网课App在安装使用时就强制要求打开摄像头等权限,否则无*常打开使用,同时,赋予了教师端或管理端特权,比如可以在不通知学*的情况下直接开启学*前置摄像头、麦克风等,视频画面直接暴露在其他师*面前,个人隐私和家庭隐私的“失控”让他们觉得不安。
网友在应用上,对“无限宝”的评价
>>调查
老师可通过APP强制开启学*摄像头
据多位网友爆料称:“无限宝”“课后网”这两款在线教育APP获取摄像头的权限后,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。
为此,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了多位网友求证。网友牛牛是高三在读学*,据他介绍,学校直播课需要登录“无限宝”,上课其间自己开小差看游戏视频被助教老师抓个正着。另一网友西瓜则表示:“这软件能‘监控’学*电脑、手机屏幕,以此衡量学*的‘认真度’。”比如学*查看其他网页,或者切换到其他App,都会被App的锁屏功能提醒纠正并记录下当时的屏幕截图,自动*成认真度列表,供后台查看。
随后,红星新闻记者下载了这两款软件进行验证,这两者同属浙江万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。首次打开时,“课后网”需要获取“位置”权限,在进入课堂体验时则要求获取用户摄像头和麦克风使用权限,如果不同意开启,则无*常听课。
记者体验发现,如果点击“不允许”则无*常听课
对于另一款“无限宝”APP,由于不对师*外的人开发,记者无法注册无限宝进行信息验证。但从网友反馈情况显示,无论是否开启摄像头权限,无限宝都会强制用户选择使用“前置摄像头”还是“后置摄像头”。
此外,课后网的***介绍,课后网有“课堂管理”功能,可进行桌面锁定、课堂点名、监控桌面等操作,保证学*上课不溜号,对不认真上课的学*还可发送消息,提醒学*准时认真上课。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,无论是无限宝还是课后网,均未提供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,即对App将获取哪些权限、收集用户的哪些个人信息没有做出任何形式的告知。
对此,记者多次致电万朋教育客服,以及浙江万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但对方均未接通,显示等待状态。截止记者发稿时,也未收到任何留言反馈或电话反馈。
>>专家
强制打开用户摄像头涉嫌侵犯隐私
对于老师可以强制开启摄像头和麦克风的行为,是否侵犯学*隐私?App开发这个功能是否合理?遇到类似情况又该如何解决?
北京市君泽君(成都)律师事务所陈小虎律师介绍,所谓隐私,是自然人的私人*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、私密活动、私密信息。“凡是当事人合理合法,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东西,都属于隐私范畴”。
“在线教学场景,学*在家中学习,住宅和个人房间可以构成私密空间,这属于个人隐私。”陈小虎说,老师未经学*同意,强制打开摄像头、麦克风等行为,可能会将学*不愿意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和家庭信息直接暴露给授课教师,“这涉嫌侵犯学*家庭成员隐私以及学*个人隐私。
”
陈小虎说:“如果视频被传播出去,相关平台及授课教师就涉嫌侵犯隐私”。他说,网络运营者如何收集用户信息、使用信息等问题,这些都应在网络安全法相关范畴内,运营者应遵守网络安全法。“APP的使用应尊重用户权利,不应强制要求授权不合理功能。教育类APP使用若存在违规行为,用户可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国家互联网办公室进行举报”。
此外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议:用户应谨慎识别线上APP的“真伪”,填写个人信息要谨慎。对于存在个人****行为的线上工具,关注其开发商、发布者是否清晰明确,以免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不明身份者造成损失。
注册使用收集个人信息的线上工具前,建议查看其隐私政策中关于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,尤其是收集目的、保存时间、删除机制、注销功能、投诉渠道等。如果线上工具提供了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,一旦后来发现个人信息涉及安全问题时,可通过投诉举报、注销账号、删除信息等机制来维护个人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