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人人网的出售,让很多人扼腕叹息。然而近日,西祠胡同发布公告:将关闭近三个月,管理消极、发帖不活跃的讨论版。
公告一出,无数南京人的青春记忆,瞬间炸出:
没有微博微信和抖音的年代里,南京的网友们还聚集在西祠胡同的BBS时代,发帖、跟帖、删帖、置顶、互动,是大家上网的“正事”。
比起各大网红明星,胡同口里的斑竹,才是他们心里的最大的王牌。
上看着这上面的版块,哪些胡同让你印象最深刻?
/ *藏货新 /
▼
在没有微博的年代,*藏货新的人气之旺,让很多小斑竹望尘莫及。*藏货新,人称“*版”,聚集了爱打听,爱八卦的网友。
吐槽和自曝经历的,很容易变成版友们追逐的重点。那些年在*版,我们追过N个小三、被小三或者渣男的故事。
有些专用词汇,大概只有混过*版的人才能看懂。比如,接棒。已经怀孕了网友在论坛发个帖,发个“孕棒”,想怀孕的网友就“接棒”。姨妈棒、涨薪棒、工作棒……接棒*的,通常还会再次还愿,感恩*版。
第一次逛*版的陌*网友,一脸懵逼。然而*版的老司机却玩得不亦乐乎。当年,在*版发个帖,能占到前三页也能开心半天。
/ 败家MM集中营 /
▼
MM&GG,这是第一代网民最熟悉的字母了。
购买太快、消耗太慢,爱败家的MM们烦恼是一致的:化妆品的瓶瓶罐罐,有的衣服还没穿过,就新鲜劲儿过去了。
与其在囤在家里当摆设,不如在论坛里转给需要的人。版主“冰果雪泡”和“7月”抱着这样的目的,建了一个讨论版,初衷就是供大家交换闲置物品。因为人气旺,渐渐地从转让闲置,发展到了团购分赃。
面膜、化妆品、小零食、床上用品……在这个论坛里,你可以发现除了团不了男朋友,其他都能团。一到周末,新街口、湖南路、夫子庙的一些快餐店,经常会有一波波女*出没,不是为了吃,而是为了分赃。线上跟团、线下分赃,这样的买买买方式,很多南京女*再熟悉不过了。
*命不止,败家不息。我们以省钱为由选择了败家MM集中营,结果买得更拼命。
/ e美食 /
▼
曾经,没有大众点评网,南京的吃货们还混迹在西祠的E美食讨论版。
版里每天都有人咨询各种关于叉饭的问题。南京最好吃的火锅在哪儿?最好吃的烧烤是哪家?跟心仪的女孩子第一次约会适合在哪边?要带多少钱……下面的留言回复也是五花八门,不知不觉就跟着一家家吃了过去。
花上20元办张e美食卡,平时公交卡可以忘带,e美食卡却是绝对忘不了的。拿着它能打折的餐厅很多,基本上一顿饭的优惠就可以对冲办卡的费用了。
那些年,最人人人的餐厅,在小爽酸菜鱼、宋记香辣蟹、里约人巴西烤肉、哈罗哈……后来,我们有了大众点评网,关注了很多美食公众号,有了更多的选择。但那种吃到美味,就迫不及待要跟版友分享的心情,却再也找不回来。
/ 后窗看电影 /
▼
当年的老文青,关于西祠的回忆,透过一个后窗,就能全部汹涌而出。
“后窗看电影”,是卫西谛1998年在西祠创建的论坛,也是西祠最早的电影论坛。后窗像是一声集结号,把喜欢电影,却散落在四面八方的人,汇聚成了论坛里的星星点点。那时,每天一回家,第一件事就是爬上后窗,留言、发帖、观摩活跃网友掐架。版里的顾小白、绿妖、二black、liar以及后期的柏邦妮等名字,被身边的为文青一提再提。
后窗还是当年的观影风尚标,跟着它淘了几百张碟片,也曾无数次在散装盒装之间犹豫不定。许多人在遇到后窗之后,观影画风突变。从最初的王晶周星驰,转向了侯孝贤、北野武和特吕弗。
那时的雕刻时光是后窗版友出勤率超高的咖啡馆,在那里硬着头皮看完塔可夫斯基的《乡愁》或伯格曼的《野草莓》,谈谈忧郁和人性,是文艺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论战的硝烟如今早已风流云散,而后窗的风景也早已荒芜多年。回头去看,你一定难以相信,自己曾对电影那么疯狂。
/ 婚后空间 /
▼
流水的西祠讨论版,铁打的婚后空间。婚姻这座围城,走进去的人很多都聚到婚后空间。从2002年开始,婚后空间开版,经过十几年的缓慢爬升,变成了如今西祠的第一大版。
夫妻关系、婆媳关系、*孩子、培训班、幼儿园家长会、厨艺秀、回谁家过年……人*有多复杂,这里的帖子就有多庞杂。
那些很想倾诉给陌*人听的故事,披上一件专用的马甲,便可以放心大胆地在论坛里自曝。网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,是否让迷茫的你,找到了一点点方向?
/ 江苏城市论坛 /
▼
后窗是文青大本营,曾经的江苏城市论坛,则汇聚了江苏各县市张扬的愤青和愤老。
大内斗省的撕逼吵闹,在十几年前的西祠就开始了。内斗有两条主线,苏南VS苏北以及苏锡常VS南京。
大家对匿名的ID身份有莫名的狂热,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对于城市发展的看法。那些涉及各市GDP对比、13个地级市排名等主题的帖子下,挤满了互相厮杀掐架的人。
/ 永远的大厂 /
▼
南京有个特殊的区域叫大厂,西祠上有个大厂人的讨论版:永远的大厂。
在太子山公园玩小火车、在白天鹅溜冰场溜冰、在扬子影剧院看过珍珠港、在十村转盘的商店流连……那些年熟悉的人与路,让他们在讨论版上找到了情感上的皈依。
尽管BBS作为曾经流行的讨论区,人气日渐稀薄,但不少大厂人打开电脑,还是习惯性地到论坛里翻一翻新帖子。
/ 都市夜归人 /
▼
江苏音乐台,都市夜归人。曾经,我们的青春里,有电台的不眠之夜。
张艺的声音慵懒磁性,一不小心就黏住了许多暗夜里寂寞的心。迷粉们寻到了西祠的这个版,心情从电台蔓延到论坛。许多人习惯了在版里留下细腻感伤的文字,分享自己的心情,表白张艺和都市夜归人。
多少年之后,都市夜归人早已归于沉默。有人在版里列下一串经典题头,许多人发现,那些熟悉的题头和音乐,竟贯穿了年轻时候的每个夜晚。
/ 标点韶韶记者版 /
▼
标点-韶韶-记者版2002年开版,南京零距离官方版2008年开版,现代快报·六楼七楼2010年开版……曾经,每个热门的节目几乎在西祠上都能找到一个讨论版。这些带着媒体属性的讨论版里,每天的热议话题离不开市井民*,投诉曝光。
南京的记者们会到这些论坛里翻帖子,找到价值的线索飞语发帖人。记者的家,曾经是南京媒体人的自留地,同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一场大讨论。
/ 小猪慢慢长 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