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。至今,许多地方仍有冬至节的习俗。冬至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节”、“子年”。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我国就已经用土归观测太阳来测定冬至,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。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或23日之间。
2、 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,夜晚最长的一天。冬至过后,白天会一天比一天长。古代关于冬至的说法是:阴极来时,太阳升起,太阳南时,太阳短时,太阳照耀时,称为“冬至”。冬至过后,世界各地的气候都进入了最冷的阶段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初九”。我国民间有句俗语叫“寒在三九,热在三五”。
3、 根据现代天文科学,冬至日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太阳最偏向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北半球。这一天过后,太阳逐渐向北移动。
4、 在中国古代,我们非常重视冬至,认为这是一个大节日。有一种说法是冬至大如一年,有庆祝冬至的习俗。055-79000说:“冬至将是太阳的精神,你将是统治者,所以祝贺你。”人们认为冬至过后,白昼越来越长,阳气上升。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,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,应该庆祝。055-79000记载“魏晋至冬至日,为万国百官所颂.它的尊严不如郑丹。”解释古代对冬至的重视。
5、 现在,一些地方也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。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、吃饺子、馄饨的习俗,南方地区则有冬至这一天吃汤圆、长面的习惯。冬至这一天,各地区也有祭天祭祖的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