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出*后,通常都会被捧在手心里,但由于娃尚小,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,只会哇哇大哭,一些新手妈妈不了解婴儿的需求,就很可能当宝宝一哭时就以为是饿了,直接选择了喂养,但这种方式很可能会导致过度喂养。
关于过度喂养?
过度喂养是指宝宝摄入的营养和能够远远超过了他自身的正常的*长需求和代谢。
宝宝被“过度喂养”的反应
1、吐奶
宝宝的肠胃功能还尚未发育成熟,如果家长一次性喂得太多,就容易出现吐奶、溢奶的情况,但婴儿偶尔吐奶情况,就属于正常的情况。
可如果出现的次数比较频繁,那就很可能是由于过度喂养引起的消化不良,所引起的吐奶,这就需要家长及时改善,不然娃就要受罪了。
2、大便不正常
其实,宝宝的身体状况,可以通过观察婴儿的大便次数和形态就可以知道了,而娃如果大便是绿色且带有泡沫,就很可能是由于过度喂养所引起的,这时候家长就需要提高警惕,及时改善喂养情况了。
3、肠胀气
由于宝宝的肠胃功能尚弱,因此家长过度喂养,就很可能会造成肠胃混乱,从而出现积食、肠胀气、胃胀气等情况,而引发婴儿不适、哭闹的情况。
家长如果发现宝宝有肠胀气的情况,可以选择飞机抱、腹部*或是听白噪音的方式来进行缓解。
宝宝被“过度喂养”喂养的危害
1、消化不良
由于宝宝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尚未发育成熟,都处于一个比较稚嫩的状态,因此发挥的功能都是有限的。
如果家长过度喂养或是过早添加辅食,都有可能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,从而引起消化不良。
2、易引起大脑疲劳和早衰
如果要消化很多的食物,消化道就会进行扩张来消化,这就会让体内有限的氧气和血液集中转移到消化道内,从而引起脑细胞暂时的缺血,因此吃得越多,肠胃就需要更多的血液,那么大脑的供血量就会相对减少,导致大脑受到损伤。
专家通过研究发现,饮食过饱会导致早衰物质增多,影响到大脑发育,甚至是对智力造成影响。
3、增加儿童肥胖的几率
据研究表明,婴儿期过度喂养会导致儿童期(5~6岁)肥胖发*的几率增加。
4、为健康埋下隐患
过度喂养对于身体的影响可能在早期表现得不明显,可随着年龄的增长,患上其它问题的风险性就会增加,如中风、高血压等。
如何正确喂养宝宝?
1、观察宝宝吃奶时和吃完后的反应
宝宝在吸吮时,如果很久没吸出母乳来,就会哭泣,然后再次用力用力去进行吸吮,还是吸不出来就会哭泣,但却始终舍不得离开妈妈的母乳,说明这侧胸部的母乳过少,宝妈可以考虑换另一侧;另外假如吸吮时不发出吞咽的声音,或吸很多口才吞咽一次,也说明母乳量过少,这时可以考虑添加适量的奶粉。
在宝宝吃完奶后,如果能够间隔3小时以上,再下次吃奶前才哭闹,说明已经吃饱了,可如果长时间不肯离开妈妈的胸部,或是猛吸一阵后又开始哭闹,那表明没有吃饱。
2、 观察宝宝身高、体重的增长情况
正常情况下,0~3个月的宝宝,每个月身高会增长4cm,体重会增长1kg左右;3~6个月,平均每个月身高增长2.5cm,体重大约0.6kg左右;7~12个月,身高每个月平均增长1.5cm,体重大约增长0.5kg左右。
如宝宝在出*42天检查时,体重增长小于1千克,那很可能是母乳喂养不足或是喂养方式不对,需要在医*的建议下来进行调整。
在一周岁后,宝宝吃饱后,就会选择不吃的方式,家长就不要强行让娃吃了。
3、查看宝宝的肤色
可以通过查看宝宝的肤色是否健康,且有弹性,如果正常,那就说明宝宝的喂养属于正常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