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啼哭常令初为父母者焦急而无措。但研究显示,婴儿啼哭多为正常*长发育行为,仅极小部分因病症引发。
过去30年,儿科专家开展了大量有关婴幼儿啼哭的研究,发现婴儿在出*之前就开始练习啼哭,啼哭可谓新*儿为适应宫外陌*环境的自我调整。在出*的头几个星期,婴儿啼哭频率会稳步增加,出*2个月时是啼哭发*的高峰期,到3~4个月后,啼哭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。
哭哭,好处多多
啼哭是婴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是在其未能说话之前与父母或周围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,如感情无法表达,能力无法得到锻炼,智力也难以发展。啼哭是一项运动,医学专家认为,啼哭能增加孩子的肺活量,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,对婴儿来说是最好的运动方式,在啼哭声中,孩子的声带和咽喉得到良好的发育。啼哭也是一种宣泄,通过哭诉,可发泄心中的忧愤,排泄体内某些有害物质,从而有益于大脑和心脏健康。
读懂啼哭的本质
常言道:“葫芦吊大,孩子哭大。”经验告诉我们,适当地让孩子哭一哭,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有利。但许多年轻的父母对婴儿的哭闹却不知所措,不同的哭声代表婴儿不同的心声,年轻的父母要学会聆听。专家认为,哭是婴儿的“第一语言”。婴儿的哭声代表着多层面的信息,可以表达婴儿的*理需求、心理反应和病理状况等。因此,婴儿的哭可分为*理需求的哭、心理需求的哭和病理状况的哭三种类型。
*理需求最常见
一般来讲,正常的婴儿哭声响亮,回声通畅,面色红润。若伴两手舞动,蹬足有力,摇头寻食,当一接触*,得到满足,哭声会立即停止,这是饥饿性的哭闹。也有些哭闹是护理不当造成的,如室温过高,*裹太热、太冷、太紧,卧位不适,口渴,尿布湿等,这时,婴儿在哭吵的同时,还有不断地扭动躯体的现象。此外,扰乱婴儿养成的睡眠规律,不适当地添加辅食,使肠子蠕动增大,大便次数增多等,都会引起婴儿哭闹。但只要不适得到纠正,一般婴儿会停止哭闹。
心理需求莫忽视
有些婴儿由于性格比较敏感或坚持度高、适应性差而容易受惊吓。心理需求的哭声比较小,有时还会盯着大人或伸出双手,就表示他只想要抱抱,想要有人陪他玩,这时只要逗着他玩就可以了。婴儿3~6个月会开始熟悉亲近的人,高兴就笑,不高兴就哭。6个月以后四肢控制更成熟,许多*理需要就不必借助哭来表示了,因此表达情绪的哭泣比重增加。不满、失望、害怕、*气、挫折感等,都是哭泣的原因。大人的拥抱能让婴儿感到满足与怜悯。所以,母亲应该在婴儿2岁前多抱抱他,让孩子感到关爱,这有益于其日后的情绪发展。
病理状况多观察
有不少哭闹是由疾病引起的,譬如:头面部奶痤(湿疹),因奇痒难忍而扭头哭吵;牵拉耳朵就哭,耳道口红肿,可能外耳道*疖或患上了中耳炎;发烧时的哭吵常伴厌食;一含奶头就哭,不肯吞咽,多由口腔溃疡或鹅口疮疼痛引起;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时,因影响吸吮而一会儿吸,一会儿哭;夜间睡眠不安、易惊、多哭、多汗,常见于佝偻病,同时也需注意*口或女婴外*是否有蛲虫感染,尤其是对刚学走路穿开裆裤的婴儿;突然剧烈哭闹持续不停,要解开尿布检查有否疝气嵌顿;换尿布,上提两足时即哭,尤其是未满月的新*儿,需注意背臀部皮肤有无皮下坏疽;接受臀部肌肉注射的小儿,要检查其肌肉注射部位有无感染……如出现以上这些哭闹,应及时抱孩子上医院看医*。
贴心小建议
首先要消除引起哭闹的环境因素,如嘈杂的声音、过强的光线等,改变环境或更换保姆等。一要注意保姆不能更换太勤,因为小宝宝对长期与之接触的人有一个适应过程,在这个适应过程中,很容易引起他的情绪波动。二要注意在护理宝宝的时候,动作要轻柔,态度和蔼,面带微笑,不要将自己不愉快的心情带给小宝宝。
此外,哭闹厉害时,可将小宝宝抱起来,或放在摇篮内轻摇,可以放些轻柔、舒缓的音乐,也可给他洗个热水澡、做做*,或给他喜爱的玩具,妈妈哺乳也会使他感到安全、舒适。切不可将小宝宝放在床上任其哭闹,不予理睬,或强行止哭,否则,一可引起宝宝意外,二可引起宝宝肠胀气,不得不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