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概念描述
现代数学:算式简称式,是算术的基本概念之一,指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用运算符号或关系符号连结起来的式子。算式分横式与竖式。
小学数学:小学数学教材中没有明确的算式定义,但是学*在学习加法、减法、乘法、除法时都要学习算式的写法、读法及算式的意义。
二.概念解读
(1)运算符号
运算符号是常用的数学符号之一,指按照运算法则进行加、减、乘、除、乘方、开方等运算时所使用的数学符号。算式中常用的运算符号有六个,即加号、减号、乘号、除号、乘方号和开方号(或称根号)。
(2)关系符号
关系符号是常用的数学符号之一,指在算术中表示两个数、两个式子或数与式之间数量关系的符号。算术中常用的关系符号有两类:一类是表示相等与不等关系的符号,如等号、不等号、近似等号等。另一类是表示大小关系的符号,如大于号、小于号、不大于号、不小于号等。
等号是指表示两个数、两个式子或数与式相等的符号,记为“=”,读作“等于”。
不等号是指表示两个数、两个式子或数与式子不相等的符号,记为“≠”,读作“不等于”。
近似等号亦称约等号,是指表示两个数量近似地相等的符号,记为“≈”,读作“近似于”或“约等于”。
大于号指表示左边数量大于右边数量的符号,记为“>”,读作“大于”。小于号指表示左边数量小于右边数量的符号,记为“<”,读作“小于”。
另外,不小于号即“大于或等于号”。不大于号即“小于或等于号”。
三.教学建议
(1)加强直观教学,重视对算式意义的理解
加法算式、减法算式、乘法算式、除法算式是最基本的四种算式,也是人们解决问题非常重要的算式。学*只有理解了算式的意义,才能正确地运用算式解决问题。对算式意义的理解,实际上是对运算意义的理解,因此教师要重视对运算意义的理解。
运算的含义,对学*来说是抽象的,学*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,尤其是低年级的学*,会有一定的困难,因此,教师一定要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,加强直观教学。比如,可以利用课件、学具,让学*通过用眼看、动手做、认真想、说一说等活动,促进学*多种感官参与活动,帮助学*更好地理解运算的意义。
例如,刘颖老师执教“减法”一课时,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,突出了从概念的本质上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。刘老师为了让学*能够准确理解减法的合义,改变教材图画出示方式,变静为动,把“原来桌上有3只纸鹤,拿走了1只”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,让学*直观感受图中描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,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:然后配合手势说明,动态地表示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,继而通过肢体语言进一步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。
(2)沟通数学与*活的联系,加深对算式意义的理解
加法,减法,乘法,除法都是解决问题的模型,都能从*活中找到对应的原型。在进行算式意义的学习时,教师往往都是从*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入,然后逐步抽象出算式的意义,这是非常必要的。为了更好地加深学*对算式意义的理解,教师可以进一步沟通数学与*活的联系,给学*一个算式,通过讲故事或举例的方式,让学*找出*活中对应的原型。如果学*能找到对应的原型,就说明学*对运算的意义已经理解了。这个过程,实际上是在帮助学*进一步内化,加深对算式意义的理解。
例如,刘颖老师执教的“减法”一课,在练习环节,设计了有层次的习题,使学*更加深刻理解减法的含义。尤其是“*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能用5-1=4表示呢?”这一问题,就是给了学*一个算式,让学*找出*活中的一件事。学*举例的过程,是在学*对减法的意义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。他们首先要在头脑中再现*活中的场景,从中寻找可以用5-1=4表示的事情,在这个回忆、再现、建立联系、表达的过程中,感受到了数学与*活的联系,促进了对于减法意义的深入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