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松后来出家做了行者,一副头陀打扮。
剪短发,前面头发到眉毛,后面到脖子,披散着。放到现在还挺时髦。但有个铁箍套在头顶,拢住头发。孙悟空也是行者,也套了一个箍,是金线,比武松的高级。普通的粗布一副,系着腰带。腰挎两口刀。怀里还有一份度牒,出家人的身份证明。唐僧师徒也有。
武松这两口刀晚上会鸣啸,杀气非常重。
但他身上还有件特殊东西,脖子上套的一串念珠。原著里叫:108颗人顶骨数珠。
有些画家以此,在武松的脖子上加了一串骷髅......很恐怖。到了影视剧里面,挂一串骷髅也没法演,于是又换成了一串大圆球。很明显这些都是违背原著的。
任何一个朝代、社会都不可能接受人脖子上挂一串骷髅。老百姓接受不了,官服也不能允许。对于出家人而言,这也是没意义的事。骷髅太大,脖子挂一串,也就是十个八个。换成大圆球也是十几个。和原著里的108颗对不上账。
数珠的作用是念一声佛,查一个珠,查一圈刚好108遍,计数用的。挂十几个骷髅、大圆球,起不到数珠的作用。也没法盘玩。
武松的是人顶骨数珠。顶骨,不*括下颌骨、颧骨。只头顶的一片骨。是把一片顶骨打磨成N片小数珠。N片顶骨做成108颗小数珠,串到一起。这个数珠不是圆球型,而是小圆片,小拇指粗细。做不成圆球形数珠。
普通人从外表上看就是一串小圆片数珠,识货的才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而且这样的数珠都得是高僧顶骨,普通人的还不行。除了顶骨,还有指骨、大腿骨数珠。
王国维曾任溥仪的老师。一次,溥仪去王国维的家里做客。看了一眼王国维新进入购的玉石、字画,冷冷的说了一句:假的。王国维面上谦恭,内心却不服。经自己手眼看过的怎么可能是假的?又经过反复探贩子的口风、测试货物的来源,再请名士一鉴定。基本判定十有八九是假的了。王国维很好奇,后来问溥仪是怎么看出来的。溥仪说:你们那些鉴定方法我也不懂,就是和我家里的不太一样。
王国维被溥仪授意可“著在紫禁城骑马”时,很是激动,还跟挚友罗振玉写信说“内廷虽至二品,亦有不得者。”其实当时的紫禁城内,溥仪都坐小汽车了,皇妃都骑自行车了,骑马云云,实在不值一提。
王国维爱逛琉璃厂,买点旧书,顺道去小酒店喝点酒,配些煮花*煮毛豆,虽酒量很小,却乐此不疲。晚上,他一个人玩会子牌,十点前一定是要睡的。学*王力对“偶像”曾有这样的描述:“留着辫子,戴着白色棉布瓜皮小帽,穿长袍,勒一条粗布腰带,一个典型的冬烘先*的模样。”连眼高于顶的鲁迅先*都说:“要谈国学,王国维才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。不过,老实得像火腿一样。”胡适也曾直言,读王国维的诗,以为是风流倜傥的公子,实则人很丑。
1927年6月2日上午,王国维从清华园出来,雇了一辆驴车来到颐和园,缓步走到“鱼藻轩”停下,慢慢吸完一支哈德门香烟,突然一头扎进水中。池水仅没膝盖,但淤泥积得很深,他的口鼻都被堵住,很快就窒息而亡了。园丁等人拖他上来,发现他的内衣还没有完全湿透。王国维身上带有遗书,开头便说:五十之年,只欠一死,经此世变,义无再辱。
对于王国维的死因,众说纷纭:一说是为清王室殉节;二说是为文化求亡;三说是担心北伐军迫害;四说是欠罗振玉的钱还不上……每种说法都有大量的论据支持,真相愈发显得扑朔迷离。
在投湖自尽之前,王国维从未到过颐和园,为什么要选择在那个地方*呢?《诗经·小雅》中有“鱼在在藻,依于其蒲”一句,郑玄对此曾有如此解释:“藻,水草也。鱼之依水草,犹人之依明王也。”王国维是当世第一国学*,自是明了“鱼藻轩”之意,看来殉节之志无可置疑。
清废帝溥仪事后赐王国维谥号为“忠悫”。悫读如确,老实厚道的意思。
1927年6月3日,按照王国维遗愿,清华研究院为其举行了简朴的丧礼。陈寅恪扶在灵前,以三跪九叩之礼疼别挚友,吴宓亦随其后,行跪拜大礼。很多同学深受感动,纷纷跪别*。
遍观王国维的照片,表情都是统一的:严肃、古板、不苟言笑。即便在老师们聚餐这种放松的场合,他的身上那种庄严、不怒自威的气场,让所有人都在他面前保持由衷的克制。王国维不仅面目严肃,*活中也无趣的很。他能写出《宋元戏曲考》,却没有看过一场戏;每天经过颐和园,却没有好好玩一玩;即便跟学*在一起的时候,如果没有问题要回答,他就一根又一根的抽烟,两人相对无言,也不觉得尴尬。他的孩子王东明回忆说:“父亲的一*中,可能没有娱乐这两个字。”
1908年,王国维发表《人间词话》,用西方美学评论中国文学,提出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此第一境也;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此第二境也;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,此第三境也。
“人间”是王国维早年之号,有些朋友称呼王国维为“人间先*”。另外,王国维“对《庄子》用心特深,其诗词创作和理论中*含庄子艺术精神之处不一而足。而《庄子》中的《人间世》乃是庄子表述其核心思想的一篇,庄子对人世的判断,与王国维当时对人世的判断,稍加比勘,可以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一致性,所以王国维之‘人间’从内涵上而言,更多地渊源于《庄子》,‘人间’乃是‘人间世’的简称。”
《人间词话》是用传统的诗话、词话的形式,表达王国维对词学研究的新方法、新思想,涉及创作论、本体论和接受理论。其中核心便是境界说。他提出:“词以境界为最上。有境界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。”
王国维又分析了“造境”与“写境”“有我之境”与“无我之境”,又说“境界有大小,不以是而分优劣”,因为有境界,而气质、格律、神韵三者随之。境界说不但是意境论的新阶段,而且昭示着西方哲学、文学观点与中国古典诗学的交融,推拓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。
王国维说,人的一天恰如一*,都是由朝气落到暮气的过程,所以他上午读经典考据,午后读史传,晚上则读些诗词杂记。
王国维对自己的词作,既自信又自负,甚至认为,自欧阳修以后,近千年的词作者,没有比得上他的。
王国维《蝶恋花》传诵最广:阅尽天涯离别苦,不道归来,零落花如许。花底相看无一语,绿窗春与天俱莫。待把相思灯下诉,一缕新欢,旧恨千千缕。最是人间留不住,朱颜辞镜花辞树。
这本《人间词话》介绍给大家,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本看看。
名家经典 人间词话 汇编汇校汇评 王国维正版精装全解含注释
啊峡(上)
啊峡,是我初中时的同学。初一没上完,就辍学了。
有一天 ,班主任老师 ,向我们宣布这一消息,我们都惊呆了,面面相觑,为他的辍学感到惋惜。
说实话 ,啊峡的家庭条件确实不怎么好,姊妹五个 ,他是家里老大。家大人多,每天有五张吃闲饭的嘴,光靠父母挣那点微不足道的工分 ,的确难以养家糊口。我记得,当时的远处村在大队学校上学,中午大多吃馍喝凉水。有条件的,中午买饭票在学校火上吃。那年月,老师和学*同吃一锅饭,*傅(我们称呼做饭的叫)勺张有眼,不偏不倚,每对放菜,虽是粗茶淡饭,但都能吃饱。
啊峡,就不一样了 。打从我认识他那天起,从来没有发现他在学校的火上吃过饭。每天中午一个人躲在一个没人的角落里,低着头啃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。有一次,我和同学去抬水,无意中发现躲在泉边拐弯处的啊峡 ,他好像早早的就看见我们了,呆呆的站在那里,一只手缩在袖筒里,另一只缩在袖筒里的手分明拿着一样东西 ,看上去鼓鼓的。
“啊峡,你那一只手拿着什么东西,拿出来让我们看看”我指着他袖筒里那一只鼓鼓的手说。
啊峡不好意思的低着头。
“拿出来看看吗?那怕啥”另一位同学说。
他的头埋得更低了,丝毫没有叫看意思。
另一个同学朝我递了一个眼色,我会意地和同学抬起水就走。上了半坡,我们放下水桶,悄悄地爬到路边能看到他的地方 ,他仿佛也有防备,等了一会,才从袖筒里探出那只拿东西的手,伸向嘴边。看到了,那东西黑黑的,啊峡也伸出了另一只手,两只手捂住嘴巴,狼吞虎咽一般,把那团黑东西送进了嘴里。然后又到泉边,一手扶着泉壁,另一只手在泉里揺水喝。
后来,我告诉他说,那一天我们看到了他吃的什么东西,问他,你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吗?
这一次 ,啊峡可大不像从前了 ,大方的从书*里掏出那团黑不溜秋的东西。
“看吧 ,就是这,柿糠面馍”
他略带情绪地说。
我的眼睛瞪得出奇的大 ,默默的说::
“柿糠面馍?!”
“你能咽下吗?”
“咽不下,也得咽,有吃的就不错了。”
这时 ,我看到他的眼睛微微泛红 ,不好意思追问下去。于时我从我的书*里拿出红薯面和麦面两参馍(当时我们叫加钢馍),塞到他的手里。
他没有立马当着我的面,立马吃下。
“拿回去,让弟弟妹妹吃,我还舍不得吃呢?”说到弟弟妹妹,他的两只眼睛都放光了 ,说话也有了劲头。
从那以后,隔三差五在班里我还能见到他,可是,又过了一段时间,他就彻底的不来学校了 ,彻底的辍学了。
初三上学期 ,我已到乡中去上学。快过年的时候,听说村里有送煤根(一种非常坚硬的无烟煤)的少年,每天走村串户的,穿着一身和煤一样脏兮兮的衣服,脸,像从煤窑刚出来一样。那年,快到春节了,冬季取暖,我家也想买煤根一方面取暖,一方面正月走亲访友也有面子,就托付邻居给定了这位少年的煤根。
过了小年,学校放了寒假 ,恰好我在家里。腊月二十五我家的煤根送来了。只见一个个子不高的人,牵着一匹骡子,头发炸的给“飞机”似的,斜挎着书*,吊在*上,这书*分明就是啊峡上学的时候背的,长长的背带,各种颜色的布条密密麻麻的缝在一起,黑的油光锃亮,鼓鼓囊囊的不知装着什么东西。腰间裹着一条粗布腰带,和穿的衣服一样一黑到底。骡子的鞍架上放着一大一小二袋煤 ,足足有二百斤重。
“谁家要煤,煤到了”。
听声音也是他,但又不敢确定。
其实,我早就给在他的后面。
“是我,我家要煤”。迎面看他。
这那是同学时期的啊峡?!简直判若两人。整个脸堂没有一点肌肤颜色,煤黑已使他的脸像刚从煤矿井下出来一般,黢黑黢黑的一双眼睛的眼眶和睫毛都是黑的,轱辘轱辘旋转的眼睛看上去还炯炯有神,宽厚的嘴唇看不到一点血色像一条深不见底黑沟。脖颈下,领口敞开着,明显可以看到汗水冲刷的痕迹,煤尘和肌肤界限分明。棉袄的袖头和下摆棉花冒了出来,腰间的腰带上别着尺把长的鞭子,鞭头上扎着红缨。大腰棉裤,膝盖、脚裸补着布丁这那是一年前的啊峡?他心里也知道我是谁,惊恐地看着我。
“认不出来了?我是啊峡呀!”
“你”我吞吞吐吐地说:“怎么成了这样子”。
“一言难尽”。
他好像很无奈。
他从骡背上把煤卸下来,我要去帮忙,只见他,轻轻松松地取下小袋,肩头用力一扛大袋煤便从骡背上滚了下来。十四五岁的孩子,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力气?!
我们交接了手续,他非要退给我二块钱,我硬往他身上塞,他把钱扔到地下,一溜烟骑上骡子回家了。望着他远去的背景 ,似乎变得越来越大。虽然他不是什么英雄,但他淡泊名利 ,我惘然若失,直到看不见了才悻悻回家。远处传来了母亲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……
腰带裤带∥过去关中农村人都有扎腰带习俗,多为白黑蓝三色粗布,长近两米,绕腰两周扎在衣外。仪表潇洒英姿,干净利落,外防风寒袭身,内聚元气发力。耕田深作,负重爬坡,紧紧腰带,气力倍增。
老岳父是西安灞桥人,一世农耕,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,以阵永贵为偶象,身效力行,起早贪黑,口碑一方,而令我难忘的,是他朴实硬朗的关中大汉形象。一米八二身高,粗布棉裤粗布袄,一条白色腰带束腰,领口总是敞开成个大Ⅴ字,任风霜雨雪侵蚀而不惧。初见时起,我认定他就是明朝的护国千岁徐彦章,攻入北京的李自成,太威武了!
当代关中,无论农村城镇,腰带都成了文物。这其中的要因在于,人无需出大力而改为拼大脑。前些年咸阳505集团曾推出"神功元气带",把腰带的物理束力变为中草药的*化力,轰动一时。观念更新,时尚日异,日常*活中的腰带已退出厉史舞台。
裤带恒在,只要穿裤总离不开它。然其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。十八岁前,我没见过皮带,一根棉线编织的裤带四季不离。后来有了松紧带(橡皮筋带),帆布带,合成材料仿牛皮带,款式花样五花八门,这裤带上的学问,商机多去了!经济日盛,制造力日强,中国制造走遍全球,这衣食住行日杂之品到哪里都是中国货!唯这裤带不可小瞧!草绳也好,棉带也好,锦缎也好,牛皮带也好,该紧时紧,该松时松,切莫乱了章法!
万村,那从未远去的记忆(之五上)
糊涂老太xzy 2019-05-26 07:48
2003年重返万村,在当年的女*宿舍门口与部分乡亲合影
父老乡亲
万村有“苗”、“王”两大姓。除此之外,还有郭、鲍、裴、谢、张、李、康等散姓。说是万村,却没有一家姓万的,这是咋回事?我至今也没明白。
那时候,姓“苗”的大多聚居在村东南头,而姓“王”的则基本都聚居在村西北头。改革开放以后,万村出了不少能耐人,当了官的,经了商的,为了医的,从了教的……但是我在万村插队时,村里家家户户甭管姓甚,日子全都过得恓惶。
就从“衣食住行”说起吧。
“衣”,只有单衣、夹衣、棉衣三种,冬天还应该算上头顶的白毛巾、腰里的粗布腰带和脚底下的白布袜。至于毛衣、绒衣、皮衣、呢大衣、罗宋帽、尼龙袜、皮手套等等,不仅无缘上身,很多人甚至连见都没见过。万村不种棉花,我也没在谁家看到过织布机,但我无数次见过女人们在村街上缝被子的场面,无数次为那棉絮惊诧。那棉絮不知道盖了多少年了,不但不成“床”、不成“片”,甚至连“块”也算不上,一球一块的像一堆污灰的烂核桃,谁跟谁都不粘着。即使都烂成这样了,她们也不舍得扔掉,依旧宝贝似的一块块地耐心撕捋开铺絮上,再细细密密地绗起来。因为棉絮烂,又必须绗得密,所以缝被子成了件大活儿,总是由好几个女人共同完成的。
“食”,以粮为主,而且绝大部分为玉茭面、茭子面之类的粗粮。此外还有小米、豆面、粉面等,虽然也是杂粮,却因为产量低而金贵得多。白面一年只能分到几斤,逢年过节才舍得吃一顿解解馋。至于大米,好多人是在知青来了之后才第一次见到的。那时候粮食不够吃,村里哪舍得把种粮食的地种了菜?所以地里的灰灰菜、刺角菜、苦苦菜,树上的杨树叶、柳树叶、槐树花……就成了碗里的“菜”。肉更罕见,插队三年,村里从未杀过猪。
说到“住”,要比“衣”与“食”强多了。山西人特别看重盖房,宁可饿着肚子挨着冻,也会把钱从牙缝里一分一厘地省下来用在盖房上。万村的房子都是一层半式的砖土混合楼房,下面的一层住人,上面的半层放粮食、农具、杂物。那房都是石头打基,下面砌一米高的青砖,再往上就是土坯到顶,楼板厚实,墙也厚实,石头台阶,木头窗格,墙上还特意凹进一尺见方的一块空间,那是摆佛龛用的。当然,在横扫“封资修”的那个年代,佛龛早不知去向了。
不过,我在万村当知青时,村里从未有谁家盖过房,这是很耐人寻味的。
村民家里的布局基本一样,一进三间,迎面墙上贴着毛主席像,两旁是“翻身不忘共产党,幸福全靠毛主席”的对联。主席像下放一张老式条案,左右两旁摆两只带顶箱柜的木头箱子,黑色漆面,描着五颜六色的花鸟饰纹。只是这些箱柜都太老旧了,上面的纹饰已经模糊不清,只能让人去想象它曾经的漂亮。房门左右两侧都是实心土炕,炕沿前垒个煤火灶,灶眼小得像个烧饼。那时的冬天好冷,一场大雪下过,一冬天都化不了,家家房檐下吊着一大溜尺把长的冰柱子。人在外面待一会,眉眼口鼻就会结上霜。也只有冷到这个地步,炕沿前的煤火灶才会*起火来,却也舍不得好好烧,只让它“圪恹儿”着,好歹屋里不结冰就行。买不起烟囱,也没有垒烟道烧炕的风俗,满屋的煤硫味呛得人眼辣、头疼、恶心,实在让人受不了。
而“行”,也简单到了极点。万村离县城20里,离公社8里,离火车站20里。无论去哪全凭两条腿。反正村里人很少走出去。他们没功夫去理会外面的世界,就像外面的世界也没功夫理会他们一样。路全是土路,真正的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两脚泥”。村里也有独轮车、毛驴车,还有一挂马车,但那是供*产用的。全村只有小姑娘明籽家有一辆自行车,她爹是县文化馆的“公家人”。至于汽车,很多人是在知青进村时才头次见。回想起当初,我们进村时乘的那辆解放牌大卡车,也不知是打哪弄来的,真是难为村里了!
那时候村人还没有星期天的意识,也不把五一、十一这样的“公家”节日当回事,倒是春节、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之类的传统节日,才是他们看重的,别的没有,好歹总要吃顿擀面或扁食之类的好饭。
男人走了,王美娘的心也似丢了,而且竟然一连三年都没有消息。可人家不是薄情郎,多情的大约是自己吧,她讪讪的自我解嘲。
秦重还真不是薄情,原来赶走自己的义父老朱遭了难。那一对害人不浅的男女卷走老朱的大半家产跑路了,只留下卧病在床的老头。街坊邻居就劝他把秦重喊回来,老朱本觉得无颜面见义子,可是着实没了办法,重新请他回家整理家业。
这秦重是个厚道人,还是待义父如前。一边精心打理油铺,一边照顾*病的老朱。也无心思花钱去那勾栏瓦舍,毕竟自己是穷人出身,那种地方少去为好。
过了一年多,老朱去世了,秦重披麻戴孝,好送义父一程,算是尽了螟蛉子的孝心。然后一心扑在油铺的事业上,逐渐做大起来。*意好了,就开始寻帮手。他找到了一个同为汴京城的莘氏老汉,相互盘道算是老乡。秦重心善,还把莘老汉的老婆喊来,让夫妻俩一起在自己店里帮工。
再说那王美娘,自从别了秦重后,继续过着花红柳绿,一曲红梢不知数的*活。真是口厌肥甘,身嫌绸缎。虽说时时想念那一面之缘的秦郎,但终究还是流连在王公贵府。
这临安府有一个吴八公子,早就垂涎美娘了,五次三番地前来寻她,可美娘总是在外应酬,搞得他都不耐烦。这天正是清明,美娘不愿待客,就关在房里开始绘画。那吴八公子再次寻来,鸨子王九妈撒谎不住,惹火了他。
他带着仆人,直接砸了美娘的门锁。未及她反应,便被吴八公子一把拽着拖出门去。美娘奋力挣扎,八公子一行人连劈带打,把周围人全给唬住了,不敢动弹。这伙人拖着美娘上了西湖的船。八公子坐在船上,要她给自己唱曲,美娘不住地哭泣。男人不耐烦,直接抓着女子的发簪给拔掉。可怜的美娘,被折腾得披头散发,屈辱不堪。
她扶着栏杆不动,身边的几个恶仆拽着她离开。一船人看着美娘的狼狈样子,哈哈大笑。美娘虽说身在花柳之地,但从未受过如此大辱,准备投湖了断。八公子劝她说,自己马上将她放走。然后船行至清波门,便令下人摁着美娘,脱了她的鞋子,丢在了岸边。
美娘光着三寸金莲,一身烂衫,发髻凌乱。回想着自己与父母分别的几年,沦落风尘,无所依靠,如今又受此侮辱,趴在树边悲痛地大哭起来。
也不知多时,感觉有人拍自己肩膀。她回头一看,竟是三年来心心念念的秦重。原来这秦重趁清明节,为义父上坟,正好在这里碰上了哀伤的美娘。问及缘由后,秦重就将自己的粗布腰带解下来,为美娘缠在脚上,算是临时的鞋子。然后给她整理一下衣衫和发髻,扶着她走上了街边。喊了轿夫,让美娘坐好,抬回家里。
家里的王九妈一行人早就乱了一锅粥,不知美娘会遭到什么厄运,却没成想,被秦重好好带了回来。九妈也知道秦重成了油铺老板,不同往昔,再加上这次解了美娘的困顿,就好*招待。美娘想起头番与秦重的相遇,已是上心。又经此番磨难后,更是对秦重产*了依靠的感觉。于是,,,,,,。后面的这段不好看,想必大家也不喜欢,就略去不看。
美娘诉说着自己的身世和这几年的经历,惹得秦重不住叹息。接着美娘询问自己准备从良,他可愿意接纳一位风尘女子。秦重看着她,郑重答应。只是自己虽是买卖人,但难有赎美娘的本钱。美娘不要他管钱的事情,说自己有办法。
其实她几年下来已经攒了不少家私,只是不敢放在家里,*怕被九妈发觉。美娘把这些钱交给了秦重,然后托刘四妈说情,让他用一千两的银子,在王九妈那里赎回了自己的身契。
秦重雇轿子,将美娘带回了油铺。那莘老汉夫妻俩看家主家带回了一位新的女主家,赶忙打扫好房间,请女主进门。当美娘下轿的时候惊住了,眼前的这对老夫妻竟是那么的似曾相识。相互询问之后才知道,他们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爹娘,美娘原名叫做莘瑶琴。一家三口抱头痛哭,惹得周围的街坊邻居也忍不住落了几滴泪。
好事成双,双喜临门。几天之后,选了个吉日,秦重正式迎娶瑶琴进门,又认了莘氏为岳父母。瑶琴将自己所有家私,一并交给了秦重。男人主外,女人换了粗布麻衣主内,外加父母二老身体康健,一并帮衬,日子过得红火起来。
这便是“三言两拍”里《卖油郎独占花魁》的故事。其实美娘的故事和杜十娘有点像,同是风尘女子,并用自己的家私托男人赎出自己。可是两人的结局完全相反,杜十娘最后落得个葬身洞庭湖,而美娘却是与丈夫相伴终老。
主要还是所托非人,杜十娘巴望着自己即使出了风尘,还想过着富贵*活,于是就锁定了李甲这个不成器的二世祖。他只是吃喝玩乐的公子哥,没有担当。而且人家背景太好,也不会愿意让一个风尘女子进家门的。可十娘还是抱有幻想。
而美娘呢,看人很准。她就认定谁真的对自己好,而且还能看到他的人品,所以就选对了秦重。最重要的是,她还愿意舍下富贵,从一个底层人做起。这样一来,格局就大不一样了。所以,美娘的结局相比较起来就非常的好。#头条创作挑战赛# #我在岛屿读书#
三言二拍未删减 全彩
【冀中军区八路军的服装】
1940年以前,冀中军区八路军配发的是灰色军装,1940年春季以后,冀中军区服装统一改为土黄色,排级以上干部军上衣缝制的是四个吊兜,战士是两个下平兜,以便用来区分。
被服厂制作的军服,刚开始用的是两角布(即经洋线、纬土线布),后来改成当地*产的紫棉花布,用槐米上色、食盐和明矾固色后再加工。
附:冀中军区各分区部队服装配发标准
1,单军衣,每人每年两套,单帽一顶;
2,棉军衣,每人每年一套,棉军帽一顶;
3,布鞋每人三个月一双,裹腿一副;
4,棉被每人一床;
5,棉大衣,营级以上干部和乘马通信员每人一件,连队每个班配发两件,站岗放哨时使用;
6,凡乘马的指战员每人一个马搭子;
此外,冀中军区各分区被服厂还*产皮腰带、粗布子弹袋和系带千层底布鞋,视分区部队实际情况,不定时发放。#抗日战争# #历史冷知识#
抗日战争期间,山西潞城,英雄黄小旦捉拿汉奸的一幕。照片中黄小旦头上缠毛巾,身上穿着粗布马褂,脚上一双黑布鞋,腰上绑着白腰带,不看他手上拿的那把枪,就妥妥的一个朴实农民。反看他旁边的汉奸,身上穿着一件长袍,头上戴着汉奸帽,他低着头,不知是羞愧还是后悔。
黄小旦是民兵英雄,他参加大小战役有一百余次,击毙鬼子三十多人,前后活捉汉奸五十多人。在伏牛山区康家岭战斗中,与敌军奋战四个昼夜,保护了一千多名伤员。他是如李向阳般的传奇人物。
#故事推荐#今天真是一个好天气,我穿着一身油乎乎的粗布麻衣,腰间系着一条不知有多少裂纹的皮带,躺在我那阴暗的地下室里,其实,这里的环境我还挺满意,有一堆上面人*的旧衣服,他们虽然不合身,但也凑合,至少,冻不死我,每天上面有水漏下,我啊!每天接一点,也不至于渴死,只不过这里到处都是蟑螂老鼠,它们太坏了,总是趁我睡着时啃我耳朵。
我还和往常一样,用衣服擦了擦脸,我知道我的脸太脏了,又用仅有的水洗了洗手,紧了紧腰带,整理整理衣衫,准备看看上面的阳光,其实,我并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上去,可我每天都这样做,我每天也一定要这样做。
雨水不停的冲刷着这座喧嚣城市,可并没有涤去鸣声四起的车笛。四下里被浓厚的乌云压得透不过去,城里人都在埋怨它,可我觉得这是个好天气,他和我的地下室一样,也不停的漏水,甚至更严重,我不用担心没有水喝,我甚是欢喜,我任由着雨水在我脸上肆意拍打,可是我的身体却在发抖,我也只好拖着我那条废腿,一瘸一拐的走到一个橱窗下躲雨。
我靠着这冰冷的墙,凭着仅有的一丝视力,望向了天空.
我年轻的时候虽然不富裕,但日子也算舒坦我有一个妻子,她怀孕了!现在光是想想,就还是激动不已,她怀孕....我的父母在家也挺照顾她的,一家人和睦,现在想想多么令人羡慕,可是,老天也嫉妒我,老天他不开眼!
那天我和妻子在家里打理鸡鸭,一声声尖叫声,哭泣声,嘶吼声,硬**的扑到我的脸上来,鬼子进村啦!!四下里一时乱了起来,平日里和睦融融的街道顿时鸡犬相闻,人们四处逃窜,孩子的哭泣声,枪声,全都交织在一起,绕得我头疼。
可我的父母还在村口闲谈,我把我的妻子藏在屋里便自己去叫我的父母,可等我跑过去啊,跑过去,他们,他们早就倒在了血泊中,脸上满是死去时的恐惧,我哭着,跪了下来,扛起他们的尸体,对,那时我的腿还没有断,我背着他们临时找了个地方放下,好让他们不被惊慌的离开。
安顿好他们之后,我急匆匆的赶回了家,准备掩护我的妻子。可是我还没赶到家,一股血腥扑面而来,我急忙推开门,就看见那鬼子正压着我的妻子,他们发现了我,硬**的把我按倒在地,动弹不得,他们揪起我的头发,让我看着他们,看那个满脸刀疤的男人把我未成形的孩子从我妻子的肚子里挑起来,活**的在我眼前,看着,看着他们,眼睁睁地...
我们几个经历过这次屠杀后还四肢健全的人被集中起来,他们让我们把衣服*,站在一起,让我们向前面跑,说是谁跑赢了就放了谁,当然,我们都想要活命,枪声响了,我们都拼了命的跑,可阵阵枪声,欢呼声却从我的后面传来,我一扭头,发现,他们都瞄准了我,其他的人都被打在地上继续艰难的向前爬,就剩我一个人了,他们根本没有打算放我们走,我们只是他们的娱乐品。
我气急了,可是,一阵疼痛从大腿传来,原来,我也被打了,我看着我的血顺着我妻子给我织的裤子流着,终于,我也倒下了,可是辛运的是,这点伤还不至于要了我的命,可一个年轻的军官气冲冲的向我走来,我终于看清了他的脸,他就是...就是杀死我妻子和儿子的那个鬼子!他一把抓住我的头发,把我的头拽起来,我伸出手,愤怒是我冲昏了头脑,我一手戳进了那个军官的眼睛,我看着他的血顺着他的眼睛流了下来,我顿时就慌了,毕竟我没有杀过人,没有,从来没有...
这个满脸都是疤痕鬼子,气的眉头紧皱,死死地用脚踩着我的伤口嘴里还念念有词“你不仅使老子赔了钱,你现在还弄瞎了老子的眼...呵,我说是谁呢,就然是那个孕妇的废柴丈夫”…点击卡片继续阅读
上世纪八十年代,分产到户,农民终于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的土地。虽然那时候的农民很穷,但自从分到土地,那可是打心里乐开了花。农民觉得这回有盼头儿了,单干激起了农民的积极性,农民的干劲儿大了,产量自然也上去了。
今天咱不说粮食产量,也不说农民的贡献。咱来说一说,那个年代和现在农民面貌上的变化,那时候的农民是个什么模样,和现在的农民变化在哪里?我的粉丝里有很多四五十岁的朋友,他们肯定记得这些变化。
八十年代的农民,大部分穿的都是粗布衣服,条件好点的穿个“的确良”衣服。不管大人小孩儿脚上总穿着一双千层底儿布鞋,上岁数的老人都还穿着大腰的裹腰粗布裤子,腰带就是一根粗布绳,袜子也是白粗布做的。年轻的都穿上尼龙袜了,上岁数的老人还是比较习惯穿粗布衣、粗布袜。
由于都是纯人力耕种,没有机械化,常年在田间劳动,农民的皮肤都是酱油色的,是太阳长时间照射形成的。所以那个时候的农民看上去很老,不管男女头上总蒙个头巾,到了四十岁以后,人看上去就和现在六七十岁的人一样。
如今社会发展了,土地都实现了机械化,大大节省了人力,种个地也没什么费劲的了。农民还能出去打工挣些零花钱,农民也富起来了,手里也有钱了。吃的好了,穿的也好了,不再是那个黑不溜秋穿着粗布衣服的老农民了,要从衣着上看也分不出城里人农村人了。
虽然农民的日子还赶不上城里,但我相信随着乡村振兴的逐步实施和深入,农民的*活会更上一层楼的。八十年代的日子早已成了回忆,你还记得那个年代农村的样子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