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(泥鳅苗价格多少钱一尾)
泥鳅是鳅科下属鱼类的统称,俗称鱼鳅、泥狗等,全国各地的池塘、沟渠、溪流、江河、湖库、沼泽等水体中普遍都有分布,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,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,下面来看一看泥鳅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吧!
一、*活习性
泥鳅是底栖小型淡水鱼类,*存水温范围0~41℃,最适*长水温22~28℃,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,杂食性,主要以浮游*物、水*昆虫、小型甲壳动物、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,人工养殖可投喂豆渣、米糠、麸皮、禽畜内脏及下脚料、配合饲料等。
二、鱼塘建设
泥鳅养殖鱼塘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,池深约1.0~1.5米,水深0.4~0.5米,池底铺厚约0.2~0.3米的软泥,池壁四周要夯实或用水泥浇灌,进水口、溢水口、排水口要用密网布*裹,鱼塘周边要种上水浮莲、水葫芦等水*植物,植物覆盖面积约占鱼塘总面积的1/4。
三、清塘消毒
泥鳅苗下池前10天每亩撒*石灰60~70千克,2~3天后加水至0.3厘米深,一周以后将水排干并重新注入新水,水深约0.2~0.3厘米,然后每亩施300~500千克腐熟人畜粪或10000~20000千克沼液,待水色开始变绿且透明度约15~20厘米后即可投放泥鳅苗。
四、鱼种投放
泥鳅苗要确保大小均匀、个体饱满且有活力,每亩放3~4厘米的泥鳅苗3~5万尾,套养鳙鱼10~20尾、鲢鱼15~30尾用以防止蓝藻爆发,若泥鳅苗是用充氧尼龙袋长途运输的要“缓苗”后再放苗,即将充氧尼龙袋放在池内20分钟,等内外水温一致后再缓缓放出。
五、饲料投喂
泥鳅苗刚下塘可投喂轮虫、小型浮游植物等饵料,同时投喂少量熟蛋黄、鱼粉、豆饼等精细饲料,等泥鳅苗体长达1厘米时已经可摄食水*昆虫、有机物碎屑等,可投喂粉碎的禽畜内脏、豆饼、配合饲料等,初期日投饲量为泥鳅苗总体重的2~5%,后期为5~10%。
六、水质管理
泥鳅喜肥水,应及时追施发酵的有基肥,每次用量300~500千克/亩,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~20厘米,水色以黄绿色为宜,当水温达到30℃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,当泥鳅常游到水面“吞气”时要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,冬季要增加水深并施入牛粪、猪粪等厩肥以确保泥鳅安全越冬。
七、病害防治
泥鳅常见的病虫害有烂鳍病、打印病、车轮虫病等,其中烂鳍病可用10~50毫克/千克的氯霉素溶液或土霉素溶液浸洗10~15分钟,每天1次,连用5天,打印病可用漂白粉全池消毒,浓度1毫克/千克,车轮虫病可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,浓度30毫克/千克。
八、注意事项
1、泥鳅养殖要注意水质,每周建议换水1~2次,同时要勤施经腐熟后的有机肥,保持水色呈黄绿色为宜。
2、泥鳅养殖要坚持巡塘,每天早、中、晚各巡塘一次,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,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。
3、泥鳅养殖要预防病害,及时清洗饲料台,定期做好饲料台及工具的消毒工作,定期投喂药物预防疾病。
4、泥鳅养殖要防害防逃,水鸟等敌害喜在鱼塘周围捕食泥鳅,进水口、排水口等处常检查以防泥鳅逃逸。
泥鳅是鳅科小型淡水鱼类的统称,俗称鱼鳅、鳅鱼、泥狗等,我国各地的池塘、沟渠、溪流、江河、湖库、沼泽等水体均有分布,在我国淡水养殖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下面来看一看泥鳅苗价格多少钱一尾吧!
一、鱼种论述
泥鳅是鳅科小型淡水鱼类的统称,广泛分布于各地的池塘、沟渠、溪流、江河、湖库、沼泽等水体中,从外形上看虽然和普通鱼类相去甚远,但却是不折不扣的鱼类,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,素有“水中人参”的美誉,常见种类有真鳅(泥鳅)、大鳞副泥鳅、中华沙鳅、青鳅等。
二、种苗价格
名称 品种 厂家 规格 价格
泥鳅苗 台湾泥鳅 汇海水产 统货,3~5厘米 0.03~0.05元/尾
泥鳅苗 杂交泥鳅 添发鱼苗 统货,3~5厘米 0.03~0.10元/尾
泥鳅苗 台湾泥鳅 利鸿渔业 统货,2~5厘米 0.05~0.25元/尾
注:泥鳅苗价格因品种、厂家、规格、购买数量等不同而不同,以上泥鳅苗价格仅供参考,购买时请务必以实际价格为准。
三、常见种类
1、泥鳅:泥鳅是鳅科泥鳅属鱼类,俗称鱼鳅、鳅鱼、泥狗等,除西北高原少数地区外全国各地都有分布,底栖杂食性,主要以藻类、浮游*物、水*昆虫、高等植物碎屑、动物尸体等为食。
2、大鳞副泥鳅:大鳞副泥鳅是鳅科副泥鳅属鱼类,广泛分布于四川、浙江、台湾等地,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中,底栖杂食性,主要以藻类、浮游*物、水*昆虫、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。
3、花鳅:花鳅是鳅科花鳅亚科鱼类的统称,约15属共25种,我国有6属12种,广泛分布于元江以北各水系,喜栖息在湖泊、池塘、稻田等水体中,常见的有中华花鳅、沙花鳅、大斑花鳅等。
四、养殖模式
1、池塘养殖:池塘养殖泥鳅是最常见的养殖模式,可精养,亦可混养,优点是养殖效益高、水面利用价值大,缺点是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,每亩池塘可放养5~8厘米的泥鳅苗50000尾。
2、稻田养殖:稻田养殖泥鳅是值得推广的新型种养模式,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并能一水两用、一地双收,养殖密度一般小于池塘养殖,每亩可放养5~8厘米的泥鳅苗约10000~20000尾。
3、网箱养殖:网箱养殖泥鳅是集约化养殖模式,具有放养密度大、养殖效益高、容易捕捞等优点,缺点是管理成本高且容易受地点制约,每平方米可放养5~8厘米的泥鳅苗500~1000尾。
4、坑塘养殖:坑塘养殖泥鳅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泥鳅,坑塘面积可大可小,小则十几平方米,大则四五十甚至上百平方米,每平方米可放养5~8厘米的泥鳅苗100~200尾。
作者:yunbaotang本文地址:https://yunbaotang.com/bao/150908.html发布于 昨天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孕宝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