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革热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(登革热有传染性吗)
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传染源*括患者、隐性感染者和带病毒的灵长类动物。传播途径以蚊媒传播为主,需重点防蚊灭蚊。
1. 传染源分析
人类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,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具有传染性。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,成为隐性传染源。某些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、长臂猿可携带病毒,但人际传播才是主要风险。病毒在蚊体内可存活终*,受感染雌蚊成为移动传染源。
2. 传播途径详解
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,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繁殖8-10天即具传染性。蚊虫叮咬时通过唾液将病毒注入人体。偶见母婴垂直传播和输血传播案例,但概率极低。病毒不会通过空气、接触或飞沫传播,与患者日常接触无风险。
3. 预防控制措施
物理防蚊使用纱窗、蚊帐、长袖衣物。化学防蚊选用含避蚊胺、派卡瑞丁的驱蚊剂。环境治理需清除积水容器,每周换洗花瓶、水缸。出现发热伴皮疹、骨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,确诊后需防蚊隔离至退热后24小时。疫区旅行后两周内发热应主动告知旅行史。
登革热防控关键在于切断蚊媒传播链。个人防护与社区灭蚊需同步进行,疫区居民更应提高警惕。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,早发现、早诊断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,出现预警体征如腹痛、呕吐、牙龈出血需紧急医疗干预。疫苗接种可作为辅助预防手段。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:
作者:yunbaotang本文地址:https://yunbaotang.com/bao/150019.html发布于 今天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孕宝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