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,典型症状*括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肌肉酸痛等,病程通常持续5-7天,免疫力较弱者可能延长至10天。及时用药、充分休息和补充水分可加速康复。
1. 甲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发高热,体温可达38℃以上,伴随畏寒或寒战。多数患者出现持续性干咳,咽喉部充血疼痛明显。全身症状突出,如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,部分患者有恶心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,老年人易并发肺炎。
2. 典型病程分为三个阶段。初期在感染后1-2天突发症状,3-4天达到症状高峰,5-7天逐渐缓解。体温多在3天内下降,咳嗽可能持续1-2周。免疫功能正常者一周内恢复日常活动,但疲劳感可能持续数周。婴幼儿、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恢复较慢,需密切监测并发症。
3. 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。抗病毒药物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,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可缩短病程。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,咳嗽剧烈时选择右美沙芬。保持每日2000ml水分摄入,食用粥类、蒸蛋等易消化食物。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,室温维持在20-24℃。
4.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:持续高热超过3天、呼吸困难、胸痛、意识模糊、严重呕吐。孕妇、65岁以上老人、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及肥胖人群属于高危群体,确诊后建议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。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,保证7-8小时睡眠,适量补充维*素C和锌元素。
甲流具有自限性但传染性强,发病期间需隔离至退热后24小时。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,流行季节注意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。症状持续10天未缓解或反复发热,需排查细菌性肺炎等并发症。恢复期仍可能携带病毒,应继续做好呼吸道防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