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源性休克主要表现为血压骤降、心率减慢、皮肤温暖干燥,严重时可导致意识丧失。病因涉及脊髓损伤、药物作用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,需立即平卧并就医处理。
1 血压骤降与心率异常
收缩压常低于90mmHg,舒张压同步下降,心率多表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(40-60次/分)。这种循环衰竭源于交感神经通路中断,血管张力突然丧失。临床可见于胸段以上脊髓横断伤,或椎管内麻醉意外。急诊处理需静脉输注晶体液扩容,必要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灌注压。
2 反常的皮肤表现
区别于低血容量性休克,患者皮肤呈现温暖干燥状态,四肢末梢无苍白发绀。这是血管收缩功能丧失导致的特征性改变,常见于颈髓损伤后的体温调节障碍。监测中心体温可发现波动在35-37℃之间,需注意保暖但避免过热加剧血管扩张。
3 神经系统症状演变
早期可能出现突发剧烈背痛或颈部疼痛,随后出现弛缓性瘫痪、感觉平面。严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需气管插管,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。腰椎穿刺损伤引发的休克多在6小时内出现*性头痛伴心动过缓。
4 诱发因素识别
药物因素*括过量使用α受体阻滞剂、神经节阻滞剂。手术风险存在于颈椎手术、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。病理因素需排查急性横贯性脊髓炎、吉兰巴雷综合征。儿童群体需注意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导致的发作性低血压。
神经源性休克属于临床急症,任何突发低血压伴神经系统症状都需启动急救流程。现场保持患者平卧位,下肢抬高30度促进静脉回流,避免使用血管扩张药物。后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,脊髓损伤患者可能需要大剂量甲强龙冲击,药物因素需及时洗胃或使用拮抗剂。长期管理需关注*性低血压训练和自主神经功能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