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天,有几位朋友问华子相同的问题,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降到了1.8mmol/L,要不要减少药量?
华子说,并不建议减少药量,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血脂异常不能根治,需要持续用药才能控制胆固醇保持在安全范围内。如果擅自减少药量,很可能造成胆固醇重新升高,尤其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,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并不是降低血脂那么简单。
一、LDL-C升高的危害
在人体的血脂中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是非常重要的指标,其水平的高低可以预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因为LDL-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“原料”,当水平升高时,就会促进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进展,是冠心病、脑梗、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病理基础。
所以控制LDL-C水平,就可以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对于健康人群,LDL-C需要控制在3.4mmol/L以下;有慢性病人群,LDL-C需要控制在2.6mmol/L以下;已经发*过脑梗、心梗、冠心病的人群,LDL-C需要控制在1.8mmol/L以下,才能预防疾病复发。
二、需要用药控制的LDL-C
很多人认为LDL-C是血中的脂肪,那么少吃或是不吃脂肪,天天吃素,就可以降低LDL-C。这个想法没有错,但人体中的LDL-C只有30%来源于饮食,而其他的70%为人体自身合成,这与人的基因相关,与身材胖瘦的关系不大。所以很多全素食以及体型偏瘦的人,LDL-C也会超标。
在进行严格饮食控制时,人体自身*成的LDL-C还会增加,所以大多数血脂异常的人无法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降低,一定要使用药物才可以。
三、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脂
他汀类药物常用于降低胆固醇,其可以直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,使血液中的LDL-C水平降低。绝大多数的人是原发性的血脂升高,找不到具体病因,无法根治,只能通过持续用药控制LDL-C水平。
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脂,还有抗炎、抗氧化、改善动脉内膜代谢的作用。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,可以降低斑块破溃的可能性,减少血栓形成,甚至可以使斑块逆转,避免脑梗、心梗的发*。
想要发挥出他汀类药物逆转斑块的作用,需要做到两点。
第一点,要把LDL-C控制达标。如果在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时无法达标,就需要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、PCSK9抑制剂等药物联合用药。
第二点,要保证服用时间,大多数人需要持续服用2~4年才会观察到斑块逆转。以目前的研究结果,服用越久,对心脑血管的保护效果越好。
所以说,正是因为他汀类药物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,所以有些人虽然血脂不高,但是有心脑疾病的风险,也会被医*要求服用他汀类药物。
四、他汀类药物什么时候需要减量
血脂降到正常,并不是他汀类药物的减量指征,而是要继续坚持规律用药,保持LDL-C持续控制在安全范围内。只有在LDL-C水平低于1.4mmol/L时,才考虑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。
如果在用药过程中,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,也需要减少药量或停药。如果转氨酶(ASL、ALT)超过正常上限3倍时;或是肌酸激酶(CK)超过正常上限5倍时,需要停药。
要注意的是,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,但并不建议停药,因为他汀类药物保护心脑血管的获益远大于影响血糖的风险。血糖升高者可以加用降糖药物,或是选择对血糖影响小的他汀类药物,如匹伐他汀、普伐他汀等。
总结一下,服用他汀类药物,在血脂达标之后,也不建议减少药量,而是要继续坚持服用。只有在LDL-C偏低,或是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时,才需要减量或是停药。药物需在医*指导下使用,对用药有疑惑,请咨询医*或药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