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兼词焉,兼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古代汉语中,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.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,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常见的兼词有"诸","焉","叵","曷","盍","旃".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,如:"旃"是代词"之"和介词"焉"的合音,"诸"是代词"之"和介词"于"("于"古音"wū")的合音,"叵"是否定副词"不"和动词"可"的合音.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.另外,需要特别指明的是,兼词并不是独立的一类词. 下面,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. "诸"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"之"和介词"于"两个词,而用在句尾时,则见代词"之"和语气词"乎"两个词.如:(1)投诸渤海之尾,隐土之北.(《愚公移山》) (2)乃赏成,献诸抚军.(《促织》) (3)王尝语庄子以好乐,有诸 (《庄暴见孟子》) 句(1)(2)的"诸"为"之于"的合词,而句(3)的"诸"为"之乎"的合词. "焉"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,既可兼"于之"或"于是"又可兼"于彼".如:(1)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.(《劝学》) (2)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.(《桃花源记》) "盍","曷"("曷"通"盍")两词都是兼疑问代词"何"和否定副词"不"两个词.如:(1)子曰:"盍各言尔志 "(《论语·公冶长》) (2)时日曷丧 予及汝偕之!(《尚书·汤誓》) "叵"否定副词"不"和能愿动词"可"两个词.如:(1)布目备曰:"大耳儿最叵信."(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) (2)居心叵测. "旃"这个兼词比较少用,兼代词"之"和语气词"焉"两个词.如: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.(《诗经·采苓》) 兼词“诸”、“焉”之比较 古代汉语中,兼词“诸”、“焉”出现的频率颇高,且为两类不同兼词的典型。
2、对之加以比较分析,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兼词的一般特点,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。
3、 一、“诸”是合音兼词;“焉”是非合音兼词。
4、 “诸”不仅意思和作用是合二为一的,而且读音也是由两个字的声韵调拼合而成,类似反切注音,上字取声,下字取韵调。
5、如: (1)公使阳处父追之,及诸河,则在舟中矣。
6、(《肴之战》) (2)王尝语庄子以好乐,有诸?(《庄暴见孟子》) (1)例中的“诸”字, 是“之于”的合音, 之(zhī)+于(yū)=诸(zhū)。
7、——此处“于”依古音韵体系说,“于”属“鱼韵”,故其韵母为U;(2)例中的“诸”字,则是“之乎”的合音,之(zhī)+乎(hū)=诸(zhū)。
8、 而“焉”在读音上不存在象“诸”那样的拼合关系。
9、如: (3)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
10、(《论语·述而》) 此例中“焉”字仅仅兼有“于之”两字的意思,读音上却不是“于之”的拼合,于(yū)+之(zhī)≠焉(yān)。
11、 二、“诸”既可用在陈述句中,又可用在疑问句和感叹句末;而“焉”一般只用在陈述句末。
12、 “诸”用在陈述句中,相当于“之于”。
13、如: (4)投诸渤海之尾,隐土之北。
14、(《愚公移山》) “诸”用在疑问句末和用在感叹句末,都相当于“之乎”。
15、如: (5)文王之囿,方七十里,有诸?(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 (6)虽有粟,吾得而食诸!(《论语·颜渊》) “焉”作为兼词,既不用在陈述句中,亦不用在疑问句末,只使用在陈述句末。
16、如: (7)肉食者谋之,有何间焉。
17、(《曹刿论战》) 三、“诸”、“焉”从词性上看,均为实词和虚词的结合,不过它们结合的形式相异,“诸”是实词在前,虚词在后,而“焉”正好与之相反,虚词在前,实词在后。
18、 “诸”有两种结合形式,句中“之于”,即代词+介词;句末“之乎”,即代词+语气助词。
19、如: (8)乃赏成,献诸抚军。
20、(《促织》) (9)汤诛桀,武王伐纣,有诸?(《左传》) (8)例“诸”是“之于”的结合,“之”称代“促织”;“于”引进介绍对象;(9)例“诸”是“之乎”的结合,“之”称代“汤诛桀”、“武王伐纣”这两件事,“乎”为语气助词。
21、 “焉”用在句末,即介词+代词,介词仅是“于”字,代词有“之”、“是”、“彼”等等。
22、如 (10)吾闻庖丁之言,得养*焉。
23、(《庖丁解牛》) (11)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*焉。
24、(《劝学》) (12)祁奚告老,晋侯问嗣焉。
25、(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) 四、“诸”用在及物动词后,或作宾语,或作宾语以及用“于”字引出动作等的补语;“焉”用在不及物动词、形容词和动宾词组后,仅做补语。
26、 “诸”在疑问句末作及物动词的宾语。
27、如: (13)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?求善贾而沽诸?(《论语·子罕》) 上述(2)(5)(6)(9)四例皆同此例。
28、 “诸”在陈述句中作及物动词的宾语以及用“于”引出动作等的补语。
29、如: (14)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国。
30、(《肴之战》) 上述(1)(4)(8)三例亦同此例。
31、 “焉”用在不及物动词、形容词和动宾词组的后面,充当处所、对象、范围和比较性的补语。
32、如: (15)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。
33、(《桃花源记》) “焉”充当不及物动词“出”的补语,上述(7)(11)两例同此。
34、 (16)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
35、(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) “焉”充当形容词“大”的补语。
36、 (17)必死是间,余收尔骨焉。
37、(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) “焉”充当动宾词组“收尔骨”的补语。
38、上述(3)(10)(12)两例同此。
39、 以上我们只是从读音、位置、结构和语法成分等四方面对“诸”和“焉”进行了比较分析。
40、概而言之,“诸”兼有“之于”、“之乎”的意思和作用,且为它们的合音,一般用在疑问句末和陈述句中的及物动词后做宾语,或做宾语以及用“于”引出动作等的补语。
41、“焉”则兼有“于之”等意思和作用,与读音无必然联系,一般用在陈述句末充当不及物动词、形容词和动宾词组的补语。
42、 古代汉语为数不多的兼词中,跟“诸”相类的有“叵”、“盍”、“旃”等。
43、如; (18)布目备曰:“大耳儿最叵信。
44、”(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) (19)颜渊、季路侍。
45、子曰:“盍各言尔志?”(《论语·公冶长》) (20)初,虞叔有玉,虞公求旃,弗献,既而悔之。
46、(《左传·桓公十年》) 上述(18)(19)(20)三例中,“叵”等于“不可”;“盍”等于“何不”;“旃”等于“之焉”。
47、 跟“焉”相类的只有“耳”字。
48、如: (21)从此道至吾军,不过二十里耳。
49、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 例句中“耳”相当于“而已”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