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改完考试卷子以后,教师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备讲评课。讲评课是最能看出教师功底的,没有教材和课标可以参考,没有课件和学案可以借鉴。讲评课要根据学*答题情况来备课。同一份考试题,不同班级的讲评内容和重点都不一定一样。
讲评课跟到医院看病差不多,学*做完了试卷,就好像在医院做了各种检查。老师好比医*,拿到各种化验单,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出学*存在什么问题,如何给学*“开药”“治疗”。解决不了学*问题,那么,讲评课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。
现实中,很多教师重知识轻能力,重经验轻研究,导致讲评课质量不高,学*问题没有有效解决。老师有句口头禅:“我都讲过三遍了,为什么还出错!”想必我们对此很熟悉。这句话也充分说明老师并没有真正解决学*存在的问题。也就是医*给病人开了一堆药,但是没有治好病人的病。
如何才能备出一节有效的讲评课呢?有经验的老师一般有四个环节。
一是数据分析环节
数据分析首先要确定对象。如果分析一名不爱学习的学*数据,必然会误导自己备课。不爱学习学*要解决的是学习态度问题而不是知识问题。一般班级都有目标学*,分析他们的数据就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一般对每题的得分情况和答案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。选择题要把每个题的错误率算出来,还要指导错选哪几个选项。例如:13题错误率52%,错选A的10%,错选B的42%。非选择题要统计得分率,知道学*在哪个步骤出现问题,或者哪几个答案没有答出来。
数据分析越详细越好,不能凭借感觉。数据分析是备课的基础,越细致备课越有针对性。很多老师忽视这一步,备出来的讲评课自然不能有效解决学*问题。
二是试题分析环节
一节讲评课时间有限,不可能面面俱到,最能解决学*普遍存在的重点问题。选出需要讲解的题目后,就需要进行试题分析。
试题需要从考察知识、试题形式、答题思路上进行分析,也就是老师首先把这个题目搞明白。自己都搞不明白,也不可能给学*讲清楚。试题分析跟答案解析一样,从各方面把题研究透彻。
三是分析学*环节
分析学*原因不能坐在办公室想象,要把目标学*叫到眼前进行交流,获得信息后再进行分析。也不能只了解一两个学*就分析,要了解多个。如果时间允许,了解得越多越好。
通过调研学*,得到他们答题时候的想法,这往往跟老师的想法不一样。很多老师不去了解学*,结果讲评课往往跟学*实际存在问题相去甚远。
分析学*无非是三个方面,一是知识缺陷,二是能力技巧问题,三是思维问题。分析到这一层面,这一步就算完成了。
四是解决问题环节
这是最重要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。老师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,设计教学活动,解决学*存在的问题。
讲评课不能把题讲明白了就完事,不能以题论题。讲题是一个点的话,解决问题是一个过程。一个知识点有问题,可能需要回顾一个知识群才能彻底解决。有些问题还不是一节讲评课就能解决的,需要长期持续不断的活动,才能解决掉。
解决学*问题不是教师讲一讲就能完成的。对于多数学*来说,能够把题听明白了,但是,下次还会出错。要有效解决学*问题,教师首先要学会放手,让学*去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让学*去思考去反思。尤其在解决学*思维方面的问题,教师独*堂,很难提升学*思维水平。
备一节合格讲评课不容易,需要老师去研究去分析。不仅分析知识,还需要分析学*。名医是看对病开对药,名师是找准问题针对性解决问题。